和 順 古 鎮
和 順 古 鎮
和順古鎮位于城區西南3公里,是云南著名的僑鄉。六百多年來,中原文化、西洋文化、南詔文化、邊地文化在這里交融碰撞,形成了獨特的僑鄉文化和馬幫文化,使和順成為云南省四個典型的生態文化村之一。和順自古有崇文尚教的優良傳統,明清兩朝,這里出了多名舉人、秀才,是緬甸四朝國師尹蓉、翡翠大王張寶廷、著名哲學家艾思奇的故鄉。全鎮人口6000余人,在外華僑就達12000余人,主要分布在緬甸、泰國、等十三個國家和地區。主要文化旅游景點有艾思奇故居、和順圖書館、滇緬抗戰博物館和以彎樓子、劉家大院等為代表的中西合璧式古民居。目前和順古鎮景區為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
艾思奇故居——艾思奇故居始建于民國8年(公元1919年),是艾思奇之父李曰垓任云南民政、司法兩司司長及礦務督辦時所建的新居。系中西合璧式磚木結構四合院樓房,建筑占地600多平方米,高屋大院,串樓通欄,點綴西式小品陽臺。故居前臨元龍幽潭,后枕鳳山,地勢高曠,環境優美。艾思奇(公元1910-1966年),原名李生萱,生于騰沖縣和順鎮水碓村。青年時代,兩次東渡日本求學。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赴延安,先后在抗日軍政大學、陜北公學、延安馬列學院任教,1955年任中央直屬高級黨校黨委常委、哲學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國科學院社會科學部委員。1959年任中央高級黨校副校長,兼哲學研究室主任。1966年3月病逝于北京。艾思奇畢生從事哲學研究和教學工作,著有《大眾哲學》、《辯證唯物主義綱要》、《哲學與生活》等哲學著作,發表哲學文章360余篇,為我國著名的馬列主義哲學家。1980年2月,艾思奇的夫人王丹一同志代表其全家,將故居捐贈給騰沖縣人民政府,1984年正式對公眾開放。故居中陳設了艾思奇同志的生平事略展覽,設有二個展室,展有艾思奇同志的生平照片87張,手稿著作66冊(篇),遺物137件。1987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將該故居公布為第三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4月公布為云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和順圖書館——和順圖書館的前身是同盟會員寸馥清組織的“咸新社”和1924年成立的“閱書報社”,后經海外華僑和鄉人捐資贈書,于1928年擴建為圖書館。上世紀三十年代,和順圖書館還曾一度成為騰沖的信息機關,通過每晚收錄廣播,連夜刻印趕制成新聞報紙,命名為“和順圖書館電訊三日刊”,向社會廣泛傳播。和順圖書館由主館屋、藏珍樓、景山園三部分組成。館內典藏文獻豐富,有藏書7萬余冊,珍本1萬多冊,《續藏經》、《英武殿叢刊》等眾多古籍和名人手稿珍藏于此,其歷史之久,藏書之多,堪稱中國鄉村第一。和順圖書館自建成以來,在傳播先進文化、宣傳進步思想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一直是當地人民勞作之余增長知識、陶冶情操的處所,同時也是周邊地區的眾多有識之士求知問學的重要場所。先后被列為云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云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中國僑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6年5月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熱點推薦
- 2022年12月26日 騰沖法院:司法救助伸援手 法院溫情暖人心
- 2022年12月23日 騰沖人社:騰沖市又增2名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
- 2022年12月22日 民政局:疫病無情人有情,民政救助暖人心
- 2022年12月19日 騰沖市婦聯“六強六舉措”爭創模范機關
- 2022年12月14日 騰沖市婦聯“三個工作法”促“三訪、四察、...
相關閱讀
- 2022年12月26日 芒棒財政所“三抓三提”全面推進基層財政建設
- 2022年12月25日 北海鎮:送“苗”入村三步棋 溫暖護航老年人
- 2022年12月22日 滇灘鎮:人居環境治理“大手筆”,打造邊關...
- 2022年12月19日 固東鎮組織農貿市場商戶開展消防安全演練
- 2022年12月14日 滇灘鎮:“三個三”打響黨建節拍 “實打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