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 01526018-X-/2022-0906001 | 發布機構 | 騰沖市文化和旅游局 |
公開目錄 | 公共文化服務 | 發布日期 | 2022-09-06 11:24:04 |
文號 | 主題詞 | ||
瀏覽量 |
一、騰沖歷史博物館
騰沖歷史博物館位于騰越文化廣場,建成于2002年9月,2012年5月18日開館,共展出文物800余件,由歷史一廳、歷史二廳、書畫廳、非物質文化遺產廳組成。博物館以騰沖歷史為主線,展出了從新石器時代到騰沖解放的各種文物,極好地展示和詮釋了騰沖的歷史發展進程。
二、騰沖翡翠博物館(私人)
騰沖翡翠博物館坐落于騰沖城東高黎貢國際旅游城歡樂湖畔,總投資6700萬元,占地3885平方米,建筑面積為4510平方米,藏品1200多件,從業人員為48人,是展示“中國翡翠第一城”的重要窗口,于2014年1月10 日對外開放。翡翠博物館以實物為載體,多角度,全方位展示翡翠開發史,展示翡翠鑒賞識別的學術成果,探尋翡翠文化源頭,集中展示獨特的翡翠文化,再現騰沖作為翡翠加工發源地、翡翠貿易集散地的歷史風貌。博物館按自然科學、文化商業、歷史人文地域三大領域進行劃分,由“序廳”、“翡翠天城”、“天工琢翠”、“鑒寶識翠”、“翡翠大觀”、“彩映名城”、“翡都玉商”、“歷史騰越”、“現代騰沖”九大部分組成,并附有拍賣廳、書畫廳、臨時廳等。博物館內展示各種奇特礦物晶體標本200多種,翡翠實物及相關資料1000多件。
三、騰沖市琥珀博物館(私人)
騰沖市琥珀博物館位于騰沖市騰越鎮秀峰社區泰安小區207號跨境電商產業園內,由騰沖卓旭琥珀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籌建。館舍占地面積900平方米,建筑面積1050平方米,以354件琥珀實物精品進行布展,分琥珀溯源、世界琥珀分布、緬甸琥珀、琥珀之路、琥珀經營、琥珀行會組織、琥珀的藥用價值及科學價值、琥珀與宗教、現代琥珀加工工藝、琥珀保養、琥珀的鑒定、琥珀的質量評價等12部分,另設750平方米的加工體驗區。
四、騰沖中醫藥博物館(私人)
騰沖中醫藥博物館位于騰沖市高黎貢國際旅游城內,館舍建筑面積1300㎡(含展廳、庫房及體驗區),展覽文物1014件、中草藥標本650件。騰沖中醫藥博物館旨在大力弘揚騰醫騰藥,傳承騰沖悠久的中醫藥歷史及文化,使騰沖獨特的中醫中藥優勢能更廣泛的服務于大眾。館舍一、二樓為中醫體驗區,設有中醫診室、中藥房、針灸室、推拿室、健康講堂,三樓為主展區,以靜態和活態的形式進行展示,展廳由歷史沿革、中醫藥堂、名醫賢達、野生藥材標本、中成藥、中醫典籍等6部分組成。
五、史迪威公路博物館(私人)
史迪威公路博物館原位于騰沖荷花溫泉滇西古玩街中部,館舍采用多年收集的建筑舊料組合成傳統的木結構四合院,占地面積2384平方米,建筑面積3637.4平方米,整體建筑風格古樸優雅,文化內涵深厚,總投資近2億元,于2015年9月6日對外免費開放,藏品是騰沖荷花溫泉旅游有限公司原董事長周世才先生多年苦心收集大量中外歷史文化遺物。博物館分上下兩層,一樓以史迪威公路為主線,把二戰時期在滇緬公路和史迪威公路上使用的大量軍用卡車、吉普車、轎車和民用牛車、馬車串聯起來系統展示史迪威公路(包括滇緬公路)在近現代中外交通史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史上的重要作用和影響。二樓主要展示少數民族文化、西洋文化、馬幫文化、具有代表性的明清家、牌匾、老相機、老鐘表等。
六、騰越文化博物館(私人)
騰越文化博物館位于騰沖城東高黎貢國際旅游城歡樂湖畔,建筑面積1308平方米,展出藏品12150件,包括有石器、玉器、青銅器、古兵器、字畫等三十多個門類十大收藏系列,內容涵蓋了騰沖及周邊地區史前文明直至今天一萬多年的文化信息。
七、騰越根雕藝術博物館(私人)
騰沖藝緣藝術品有限公司經過認真研究,于2017年8月籌建了騰越根雕藝術博物館,博物館坐落于騰沖藝緣藝術品有限公司內,占地21000㎡,展廳總面積15000平方米。展出大中型根雕藝術精品800余件。設八個專題展館:1.珍稀古木館。2.國學精粹館。3.自然情趣館。4.民俗風情館。5.佛教大成館。6.梁山聚義堂。7.神獸瑞獸館。8.實用體驗館。
2018年,又新建了黨建紅色主題展館,用根藝作品展示黨建引領、匠心筑夢的主題。主要展出根雕作品黨旗、黨徵、偉人雕像、“沁園春.雪”、“答田島書”、“江山如此多嬌”、“憶秦娥.婁山關”等紅色主題根雕作品。把藝術和黨的歷史文化、地方特色文化融合起來。“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用藝術創作的方式展示黨的光輝歷史,申正氣、揚國威。
騰越根雕藝術博物館建成后都是免費對外開放,自建成以來年接待國內外來訪團隊上千個,人次十萬余次,每年開展各種形式紅色主題專項活動二十余次。
八、高黎貢山手抄紙博物館(私人)
手抄紙博物館位于界頭鎮新莊社區,始建于2008年,設置了6個展廳,博物館中陳列著手工抄紙工具、抄紙成品、書籍、各類文化資料,博物館展示、研究、保護和發展當地傳統古法造紙,對當地手工的古老工藝紙的保護和弘揚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博物館收藏在地及村落傳統手工造紙設備20余件,紙制品200余件,包括明版刻印書目,嘉慶至民國紅白地契,當地日常紙制品。收藏使用村落手工造紙的藝術家作品50余件,包括知名藝術家作品10余件。秉持“人文、建筑、傳承、保護、創造”的原則。博物館建成后受到多方關注,有效的保護及帶動了村落的傳統手工藝發展。一次參與云南省文博會,三次參與北京國際設計周,并多次被邀請參與展覽及論壇活動,并被多家媒體報道,極大的傳播了騰沖古法造紙的影響力。
九、高黎貢山博物館(私人)
高黎貢山博物館主要分為三大展區、七大部分。三大展區為主展區、影像區、臨時展覽區。主展區設置為:序廳、史前高黎貢、神秘高黎貢、物種大發現、生命避難所五大部分。重點展示高黎貢山的自然、人文、歷史、地理、成果等方面。影像區設置為一個獨立多功能影像廳。在館外回廊內設有臨時展覽區,重點以展示高黎貢山動植物標本圖片、風光等攝影、繪畫作品。在館內的陳展設計中,以地質年代和歷史發展的脈絡做為布展主線,以動植物的分布規律為輔線進行展陳。
十、大馬幫博物館(企業)
2008年10月開設“大馬幫博物館”。大馬幫博物館,分為馬幫館、滇商館及走夷方館三個部分。展示文物2272件(其中:馬幫館571件、滇商館1126件、走夷方館575件)和近百幅老照片,以其獨到的設計,展示了西南絲綢古道上大馬幫生活的場景,和順人“走夷方”的生活方式,浮現了當年財富與文化積累的過程,成為人們了解騰越文化的窗口。
十一、火山博物館(企業)
騰沖火山地質科普館及騰沖國家火山科普體驗館分別坐落于騰沖火山地質公園內的入口處以及火山旅游景區旅游線路的末端。整體定位以景區內核心引流產品,全國第一火山地質主題樂園為核心的目標.
(1) 騰沖火山地質科普館:
科普館占地面積為375㎡,為原騰沖火山地質博物館的提升改造項目??破震^以火山知識科普為目的,圖文展板及多媒體投影、觸摸屏為手段,對基本火山知識和文化進行全面而系統的展示??破震^按照順時針的參觀路線,通過圖文展板、多媒體投影、聯動沙盤等多種手段將科普館分為五個展區:序廳、星球生命、火山王國、炙熱騰沖和尾廳。介紹了火山與生命的起源、火山形成、火山噴發方式、火山利與害等相關地質知識。同時利用微縮模型結合多媒體投影的形式,再現了火山噴發的場景。并用互動沙盤的形式展示了騰沖火山地質景觀的分布,巧妙的在各展示中植入IP引導,因此在科普知識的同時又與騰沖國家火山科普體驗館的內容產生聯動關系,做到了前期內容上的鋪墊與引導。
(2)騰沖國家火山科普體驗館:
騰沖國家火山科普體驗館整館使用面積為8422㎡,一層展示面積約為2692㎡、負一層約為3270㎡、二層約為2730㎡。體驗館以火山知識為依托,通過互動娛樂、沉浸式體驗、圖文展示等參與性展覽手段及多媒體技術加強觀眾對世界火山、騰沖火山的認識??臻g規劃上以一個核心體驗項及五個配套體驗區組成了館內的所有功能規劃。核心體驗項:利用中庭空間設計大型火山逃生全沉浸式體驗體驗影院。展區內通過動感火山座艙,配合巨幕影像技術,讓體驗者從前后左右多角度體驗火山噴發的震撼感五個配套體驗區:全館五個配套體驗項分別為星際火山、海洋火山、陸地火山、火山大冒險、多彩騰沖五個展區。以太陽系內存在火山的星球為切入點。從星際火山逐步推進到地球上的火山。從海洋火山到陸地火山由遠及近由大到小。從不同的空間格局內了解不同星球不同類型的火山活動。著重介紹火山與生命、火山與人類的相生相關。全館避免了刻板的教科書式展覽方法、通過趣味體驗、娛樂互動的形式進行火山知識科普。在輕松歡快的主題樂園內游歷火山王國。
十二、中國騰沖地熱地質博物館(企業)
博物館建于2013年,總陳展面積2714平方米,博物館融科普、教學、學術交流、觀賞、休閑于一體,表現了騰沖獨特的地理地緣和豐厚的自然資源,突出了騰沖地熱地質遺跡、地熱熱特色,博物館分為七個展示部分,序廳,自然造化,騰沖地熱,地熱利用,溫泉養生與健康,4D影院和多功能展示區。博物館把枯燥的科普科教知識有意識地融入系統的人文看點,提高了展陳內容的趣味性和觀賞性。